无论是工信部倡议充分发挥AI赋能效用、协力抗击疫情,还是国家卫健委发文提出要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都可以在这次席卷全民的疫情中感受到,科技力量的参与正空前为人们所迫切需要。确实,与17年前的SARS相比,我们的国力与科技水平已经有了N多倍的提升,在此次与疫情赛跑的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早期即作出响应,在这个特殊时期发挥了功不可没的的价值,可以说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也许是因为事发突然且中国的区块链应用才起步不久,本应同样快速作出反应、其技术特性与本次疫情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能够完美匹配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却姗姗来迟,且应用面远窄于大数据、人工智能。

但来得晚并不代表区块链的应用价值就可以被低估。回顾以往,慈善、社会救助等领域早已存在过区块链的身影。2019年10月24日,中央也曾指出,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因此,尽管目前看来发挥的作用还有限,未来区块链在此类事件中可发挥的作用仍然值得我们期待。为了防患于未然,也为了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也许是时候思考:区块链应该在此类事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围绕疫情,区块链能够在哪些方面加大投入与应用?

“共信力”助力“公信力”

疫情发生后,涉及医疗健康、公益、商品防伪、社会救助等领域的话题屡屡被推上风口浪尖:公众质疑慈善机构信息不公开透明;举全国之力在物资上支援武汉,但武汉物资依旧告急;“假口罩”泛滥;早期传染病数据更新不及时,致使谣言滋生......不公开、不透明、效率低的痛点,让人不得不想到与之相反的区块链:一个分布式的共享数据库,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共识机制”等特征。

在此类疫情中,针对公众质疑的慈善机构捐赠流程不公开透明的情况,区块链可以通过进行善款物资捐赠数据及使用信息上链,让每笔善款的去向和用途都有迹可查,即实现“善款可上链、过程可存证、信息可追溯、反馈可触达、多端可参与”,以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性。例如支付宝公益平台早在2016年就接入了蚂蚁区块链,目前平台上所有的公益项目和用户捐赠信息均已写入区块链。

针对物资分发和配送的问题,可运用区块链技术将物资始发地、走向、滞留地等分发情况在链上实时记账,数据多点存储,物流及使用过程公开透明,全社会共同监督,不仅可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让危急时刻的资源调配更加公开透明,增强社会互信。不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商品防伪,目前溯源技术在我国已在多个场景中被使用。例如天猫国际利用区块链技术以及大数据跟踪,正逐步实现进口商品全链路,汇集生产、运输、通关、报检、第三方检验等信息,给每个跨境进口商品打上“身份证”。经此一“疫”,我们期待区块链的溯源价值未来也能在慈善物资的监管上得到更好地运用。 欢迎转载,本文标题:疫情当前,区块链该如何助力疫情防控?,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ng-100.com/zx/14942.html